主标题:每天中午12点,他们带着保温杯走进夜店

副标题:凌晨4点的保温杯案例分析

发布于:2025-04-05 14:07:00 类别:热搜新闻 阅读:31

当前网址:http://www.hzqyd.com/rsxw/64418.html

提到上海舞厅你会想到什么?

是曾经十里洋场的繁华,还是百乐门的纸醉金迷,又或是80、90年代穿着喇叭裤在迪斯科灯下变换舞步的潮人?

真实的情况,可能会和大家地设想大相径庭。

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宅”、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舞厅这一依靠门票收费维持收入、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娱乐场所已式微。

如今还坚持去舞厅跳舞的依旧是八九十年代的潮人,只是他们和舞厅一样,在时光中变老了。

本期显微故事,就将走进一个“上海市人气第一”的夜店――新梦舞厅。

这是一家经营超过30年的舞厅,从不在深夜营业,里面跳舞的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还人手一个保温杯。

在人气和跳舞之人的舞姿里,我们会发现舞厅衰落背后更严峻的现实――那批当年的潮人,步入老年之后,如何自处。

而他们,也在守候这个舞厅,也是在守望生活。

以下就是关于“新梦”舞厅的真实故事:

文 | 常宁宁

编辑 | 卓然

NO.1

排名第一的夜店和保温杯

每天中午12点半,吃过午饭的李荣辉都会换上西装外套、皮鞋,然后拎起保温杯往老沪太路173号慢慢走去。

这样的习惯,70多岁的李荣辉已经坚持30年了。

13:10时,他会准时到达171号的北盛菜市场门口,此时震耳的音乐已响起,从2楼窗户飘到大街上,李荣辉在心中也数起了节拍。

有时候是“蹦擦擦”,有时候是“蹦擦蹦擦”,连带着李荣辉走路的步伐跟着有节奏了起来。

李荣辉是来跳舞的。

30年前便开始营业的新梦舞厅,还保留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味道:门头烫金字体写着“舞厅"二字早已斑驳,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光。

每天,都会有数百人来新梦舞厅跳舞。在这里,大家还保持着纸片打钩划价和现金支付的习惯。

图 | 菜市场旁边有一条窄窄的楼梯直通二楼,那是音乐的发源地,也是李荣辉的目的地――新梦舞厅。

图 | 二楼的售票台是老式镶嵌着玻璃的柜台,背后的墙面上贴着温馨提示、告示、以及价格表

已经进入舞厅的客人们,在热场音乐和迪斯科球变换的光线下换上鞋子,踩着舞步滑入舞池。

那里有新梦舞厅最引以为傲的弹簧地板,即地板下面镶嵌了弹簧,会随着舞步有规律弹起。

比舞步更让人眼花缭乱的则是保温杯――来这里跳舞的人平均年龄60岁,大多是退休之后的爷叔和阿姨,最高的80岁。

舞厅不提供茶饮瓜子,来跳舞的人都会自觉地带上装满热水的保温杯。

图 | 新梦舞厅随处可见保温杯

就是这样一家舞厅,在大众点评、百度地图上的标签却是“上海市人气夜店榜第一名”。

可作为“夜店”,新梦似乎又不是那么合格。

舞厅也从不在深夜营业,作息时间和它的顾客们一致:早场从8点开始,到11点结束;午场从13:30开始,到16:00结束;夜场从19:30,至21:30结束,分别对应送孙子孙女上学、午后和晚饭的闲暇时光。

舞厅三个不同时间的场次,虽接待的都是“中老年人”,但依然有年龄上的细分:白天来跳舞的以退休老人为主,不乏80岁;晚上的多是低龄老人,多在60岁左右,甚至还有没退休的。

“两群人年龄差异不大,但思想、爱好差异很大”,李荣辉介绍。

但对于“上海人气夜店榜第一名”的称呼,在新梦跳舞的人们并不在乎。

“那些称呼有什么用?我们在这里都跳了30年了。”李荣辉坐在皮质椅子上,观察着大家的舞步,不远处被网络吸引而来的年轻人则在这个90年代的舞厅中寻找着上个世纪的摩登。

大家互不干扰。

对于新梦舞厅里翩翩起舞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凡的跳舞午后。

NO.2

舞厅里的鄙视链

如今夜上海的繁华绮丽虽消退许多,但前往舞厅的人们依然会换上得体的衣服,精致登场。

舞厅里还暗藏着许多不成文的江湖规矩和鄙视链。

进入舞池需要两个人搭档跳舞,如果没有固定舞伴,就只能在旁边邀约,这时候,女性舞者则往往“更有话语权”。

图 | 音乐响起,大家牵着舞伴准备入场

一条由阿姨们制定,涉及男士外貌、年龄等方面的鄙视链也就此诞生。

“女的就坐旁边自然会有人邀请,要是没眼缘,你就直接拒绝好了”,看起来50出头的冯阿姨说着拒绝了邀约她跳舞的汪有福。

原因是,冯阿姨觉得汪有福“胖胖的,说话气粗,没眼缘”,冯阿姨喜欢“温文尔雅,看上去像大学教授”的。

汪有福也是新梦舞厅的常客。他的老伴去其他城市照顾外孙,导致汪有福现在只能来舞厅现场寻觅一个新舞伴。

但现在舞厅女少男多,“女的都挑长相”,而汪有福有些魁梧,这也导致他能上场跳双人舞的机会很少。

舞种之间也存在鄙视链。

长相儒雅的李荣辉擅长传统交谊舞,但现在这种舞蹈显得有些“过时”,愿意和李荣辉跳舞的阿姨们也少了。

在李荣辉年轻时,上海本地依然流传着一些“都市传说”,有些外来务工女性为了能尽快融入上海,会频繁出入舞厅,寻觅可靠的结婚对象,这也让舞厅里总有关于“小三”、“洗房”的谣言。

李荣辉解释他年轻时候,去舞厅跳舞也有“跳妻离子散舞”之称,“跳舞都得偷偷摸摸的,不敢让家里人知道”。

“现在上海人不排外了哦”,李荣辉急忙解释,但他又忍不住为上海“辩解”,“但老上海人自带气场, 其他地方人看起来就是不一样,这里看一眼就能知道的。”

说着,他看了一旁化着淡妆的何芳压低声音说,“她一看,就不是老上海宁”。

58岁身穿短裙和丝袜的何芳确实不是上海人,她是嫁入上海的江苏媳妇。

尽管在她在上海生活已超过40年,说话口气和穿着打扮上和本地人无异,但何芳还是被脚上的白色运动鞋“出卖”了。

何芳每周都会两个下午的时间来新梦跳舞,3点准时离开去接送孙女上辅导班,为了舒适方便,她总是穿着轻便的运动鞋。

李荣辉摇摇头,“老上海人讲究体面,来的时候会好好打扮。”

说着,李荣辉示意看向另一边正在准备上场换鞋的老上海阿姨们――大部分阿姨多手里除了保温杯,还会拎着专为跳舞准备的方跟皮鞋。

不过,白色运动鞋并不影响何芳的人气。作为低于全场“平均年龄”的女性,她依然很受欢迎。此刻,何芳正端坐在皮椅上,拒绝了几名穿皮鞋的“老上海人”的邀约,何芳笑笑,“没眼缘,不想跳”。

图 | 在新梦舞厅跳舞的人们

不过,无论身处哪条鄙视链,新梦舞厅里的人对“广场舞”是一致抗拒的。

“跳广场舞?”再次邀约失败的汪有福摆摆手说,“我不可能去跳的,那是什么档次?”李荣辉也说,“那不可能去的,我们怎么可能去那里?”

当然,新梦舞厅也没有秘密。

大家都知道经常来跳舞的李荣辉,中年丧偶之后便时常来舞厅报道,是个“孤独的老头”;大家知道“那谁谁”虽各自有家庭,但跳出了感情,两个人只和彼此跳……

一切暗流都在舞厅里涌动,汇聚成了舞池里的光影碎片、弹簧地板上的震动。

NO.3

失落的潮人与衰败的舞厅

尽管新梦舞厅存在许多鄙视链,但在这里跳舞的老朋友们却鲜少离开。

李荣辉曾和朋友去过KTV,一晚上花销数千元之后,便不再涉足。无聊时,他也尝试上app交友,但经常聊几句就无疾而终。

兜兜转转之后,他还是回到了只要10元钱门票的新梦舞厅,“那我们年纪大了,总需要有地方能去吧?”

图 | 李荣辉很喜欢交朋友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十年间增加了86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从13.26%上升到18.70%,但能让他们活动的场所却尤为稀缺。

某种程度上来说,新梦舞厅驱散了李荣辉这类中老年人漫长的孤独。

李荣辉在年轻时曾是某事业单位领导,平日里也算“潮人”一个,最多的时候,一天四次进出舞厅。但近几年,妻子离世后,孤独感就成了李荣辉大部分时候的感受。

退休后,李荣辉的孩子在外工作,孙辈也大多由亲家照顾,李荣辉每天都有大块的独处时间,便只能按时来新梦舞厅报道。

汪有福和他和妻子双双退休后,原本订好环游世界,但妻子去帮刚生产的女儿去照顾孩子了,搭不上手的他索性来舞厅里,既能娱乐又能锻炼身体,“还自由,没人管束。”

也有人是来舞厅“找对象”的,“现在丧偶的多,离婚率也高,大家在这里找个心理慰藉也不是什么问题吧?”李荣辉说。

每个在新梦舞厅翩翩起舞的人,都有自己的坚守理由。这些理由,如今汇集在一起变成了共同的心愿――希望新梦舞厅不要倒闭。

这个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现在上海的传统舞厅越来越少了,最直接的原因源于上海的动迁政策。

2011年,上海开启了堪比90年代大开发时期的动迁工作,进行二级及以下旧里的征收改造,许多沿街的舞厅就此拆迁,大量市区内居民动迁到郊区,“跳舞的人越来越少了”。

老客户流逝的同时,新一代年轻人也在抛弃传统舞厅。

幸存下来的舞厅客源越来越少,新梦舞厅不得不把门票从6元提升到10元,但也只能勉强支撑舞厅运营官,无法重新翻修,这样一来,更不会有年轻人愿意踏入了。

疫情期间,作为封闭娱乐场所,舞厅更是数月无法营业。

那段时间,何芳天天看着新梦舞厅的跳舞群,特别害怕收到舞厅“倒闭”的消息。

幸运的是,疫情过后新梦舞厅重新开业了,何芳还记得那天舞厅里人山人海,“好久没有那样的盛况了”。

舞厅虽然保住了,但曾经的潮人李荣辉也经常感受到失落,“没想到当初时髦的舞厅,反而成了老土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最终所有的叹息,变成了一句无奈,“就算不跳舞,过来听听小曲也是好的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二维码

添加微信,快速了解成人高考

声明: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514443065@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1、您目前的学历层次: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2、你接受的拿证时长:

1年以内越快越好

1年到2年

2年到3年

3年及以上

3、你为什么提升学历:

找工作

考公务员

办工作居住证

考证书评职称

4、您更偏向于哪种取证方式:

全程无忧

在家自学

学校听课

辅导教学

其他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报考城市:

相关文章

  • 澳大利亚拟严管电子烟

    澳大利亚拟严管电子烟

      财联社5月2日电,澳大利亚卫生和老年护理部长马克・巴特勒当地时间5月2日说,澳政府拟对电子香烟采取严格监管措施,以期减少这种产品对公众健康,特别是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 突发!长春朝阳区一小区发生爆炸,现场一片狼藉…

    突发!长春朝阳区一小区发生爆炸,现场一片狼藉…

    5月1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吉林长春朝阳区新华路小区发生爆炸。网传视频显示,现场一片狼藉,玻璃碎屑与各种杂物散落一地,还有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据潇湘晨报,事发地系西安大路和昌平街交汇处的新华路小区。当地...

  • 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北方冷空气频繁 南方降雨增多增强

    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北方冷空气频繁 南方降雨增多增强

    证券时报网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晨,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温暖回升,预计今天白天,西北地区、华北等地的最高气温将接近30℃,外出时要注意防晒。但未来一周,北方仍多冷空气活动。1-3日,西路冷空气主要影响新疆、...

  • 疯狂!淄博烧烤店主为劝退游客自己刷差评 犄角旮旯里的烧烤店都能被发现

    疯狂!淄博烧烤店主为劝退游客自己刷差评 犄角旮旯里的烧烤店都能被发现

    近日,山东淄博,藏在犄角旮旯里的淄博烧烤店,被网友发现后,门口停满了车,老板再也不能“躺平”了。网友看到这一幕后表示,老板以为是普通游客结果是“侦察兵”。人潮涌入,淄博的烧烤店门口纷纷排起了长队,“排...

  • “沉睡资源”变创意园区 引文创产业集聚

    “沉睡资源”变创意园区 引文创产业集聚

    4月29日晚,“迎亚运,奔共富”更有味消费季启动暨合作共富创意园区开园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建德市更楼街道更化创意社区热闹举行。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后备箱集市、乐队表演,非遗体验……活动内容丰富精彩,为来人带来了“更...

  • 请转发,同致敬

    请转发,同致敬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请转发这张海报,向所有劳动者致敬!祝节日快乐!

  • 网传游客在厕所过夜?黄山景区最新回应

    网传游客在厕所过夜?黄山景区最新回应

    据黄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30日上午,微博“黄山景区回应游客在厕所过夜”话题引起网络关注,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2025年以来,黄山风景区一直实行“实名分时预约”机制,无预约、不入园。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

  • 青岛纯生麦田音乐节五一狂欢“鲜”声夺人

    青岛纯生麦田音乐节五一狂欢“鲜”声夺人

    音乐+啤酒引爆鲜活假期音乐、灯光、啤酒、青春!2023青岛纯生“IN乐而生”热力来袭!五一假期伊始,青岛啤酒在济南上演盛况空前的音乐狂欢派对――李荣浩、许巍、老狼、告五人、徐佳莹、姜云升等24组国内知名音乐人...

  • 铁路上海站今日预计发送旅客61万人次 增开旅客列车30列

    铁路上海站今日预计发送旅客61万人次 增开旅客列车30列

    证券时报网讯,据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消息,4月29日,铁路上海站完成到发旅客114.45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65.09万人次,到达旅客49.36万人次,...

  • 五一档首日票房2.95亿

    五一档首日票房2.95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韩昕媛)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4月29日21时,2025年五一档首日(4月29日)总票房2.95亿元,总人次730.0万,总场次46.6万。其中,电影《长空之王》凭借9048.3万元,成为五一档首日票房冠军...

放松一下

靳老父子

丹徒勒阁老有个儿子,不求上进,而这个儿子的儿子却考中了科举,榜上有名。

一次,靳阁老责备儿子是不肖之子,儿子应声答道:“您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您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什么不肖?”

阁老大笑,从此不再呵斥儿子了。

评论 (0)

上一页 下一页

我要点评

您还未登录,无法发表评论!
在线测评

电话咨询
15992004801 添加微信